年初
淄博礦區武工隊建立
為了開展礦區武裝斗爭,經魯中軍區批準,中共淄博礦區工委建立了一支50余人的武工隊,牟若清任隊長,許厚德任指導員。武工隊建立后迅速插到礦區各地襲擊敵人。1945年初,武工隊配合佛村區中隊在洪山一帶襲擾敵人,瓦解敵人,到處張貼標語,破壞電話線,向炮樓偽軍喊話,使日軍漢奸膽戰心驚,整天龜縮在各炮樓之中不敢行動。1945年入春以后,礦區武工隊緊密配合主力部隊,頻繁出擊。2月,八路軍主力部隊的一個連在礦區武工隊的配合下,包圍了日軍關押礦工的集中營,卡斷了敵人的電話和電網,隨即沖進營房,俘虜了全部漢奸產銷隊,繳獲步槍20多支,使150多名勞工兄弟獲得解放。戰斗在黑山礦區的武工隊在工人的配合下,夜襲了草龍根井敵炮樓,俘虜了漢奸產銷隊小隊長和偽軍八九人,繳獲了全部槍支。1945年6月底,礦區武工隊根據地下工作人員提供的情報,經過周密計劃,一舉攻克了敵軍據點魯家站(淄川炭礦鐵路運輸專用站),將偽警務段17人全部俘虜,繳獲長短槍10多支,彈藥10余箱。在礦區的局部反攻,不僅給礦區敵人以沉重打擊,更重要的是振奮了礦區人民的斗志,使他們看到了抗戰勝利的前景。
1月
清河區、冀魯邊區合并為渤海區
經中央北方局批準,山東分局、山東軍區決定將清河區、冀魯邊區合并,建立渤海區。景曉村任區黨委書記,王卓如任副書記,劉其人任行署主任。兩軍區合并后建立渤海軍區,楊國夫任司令員,景曉村、劉其人分別兼任正副政委。全區轄六個地委、專署和軍分區。其中,和淄博有關的六地委書記李曼村、專員王子彬、軍分區司令員許云軒、副司令員馬曉云(兼副專員)。下轄臨淄、桓臺、長山、鄒平、高苑等8個縣。
2月
博萊縣獨立營襲擊“民生銀行”石印局
10日拂曉,博萊縣獨立營二中隊長劉長熙率部襲擊了偽吳化文部設在北麻的“民生銀行”石印局,活捉石印局長戴堯如及偽團長以下10余人,搗毀了“民生券”印刷廠。
桓臺縣大隊襲擊叛徒朱慶云部
25日,桓臺縣大隊在孫鐵民、相子正等領導下,由徐德仁、王海云(女)、徐照奎等作內應,襲擊駐周村東門外的偽軍朱慶云(叛徒)部。繳獲機槍1挺,步槍8支,子彈1000余發。(該叛徒于1948年3月12日,在解放周村時走投無路,自斃身亡。)
3月
魯中部隊發起第三次討吳戰役
日本帝國主義在太平洋戰場相繼失利,對抗日根據地的“蠶食”遭到嚴重打擊,被迫實行兵力的“重點配備”。由于日軍兵力不足,不得不以大量偽軍從事守備。據此,山東軍區決定進行局部反攻。魯中軍區部隊于下旬發起第三次討伐偽軍吳化文的戰役,至4月20日結束。共殲滅和擊潰敵7000余人,占原有兵力的60%。至此,基本控制了戰略要地沂魯山區,打通了沂魯與泰蒙各地的聯系。淄博地區的抗戰形勢進一步好轉。
春
礦區工委發動礦工“搞炸藥”支援抗戰
炸藥是煤炭生產的重要材料,也是抗日武裝進行破襲斗爭的關鍵物資。因而,日本侵略者對炸藥的控制異常嚴格。為了支援抗日,礦區工委便發動廣大礦工開展“搞炸藥”的斗爭。工人們冒著生命危險,把炸藥貼在帽子里,藏在衣服角邊,踩在腳底下,一點一滴往外帶。后來又串聯起來由井下工人把搞到的炸藥埋在煤車里,作上記號,煤車上井后,再由井上工人把炸藥取出來帶走。地下黨員閻滿秋,利用他當“包工柜把頭”的有利條件,采取多領少用辦法搞炸藥,僅兩三個月就獲取炸藥600余斤,雷管200多個,導火線150米。全礦最多時每月能搞出炸藥5000多塊(約1000余斤)。礦工們把這些炸藥搞出后,再由礦區工委派人秘密收集起來運往前線,既支援了抗日戰爭,又破壞了敵人的采煤計劃,受到魯中區黨委的表揚。
4月
李震、李鐵鋒被營救出獄
渤海行署公安局局長李震和臨淄縣長李鐵鋒被俘后,在張店關押。他們在敵人威脅利誘、嚴刑拷打面前堅定頑強,不屈不撓,表現了共產黨員高尚的革命氣節。本月,渤海軍區以俘虜日軍飛行員山田井馬等為交換條件,營救李震、李鐵鋒出獄。山東省行政委員會頒布嘉獎令,對他們在敵獄中堅忍不拔的高尚氣節和英勇斗爭的革命精神傳令嘉獎。
5月
楊三友組織越獄斗爭
被敵人逮捕入獄的前臨淄縣委書記楊三友,在監獄中組織53名難友越獄。楊三友越獄后,繼續擔任中共臨淄縣委書記(原縣委書記李玉軒調離)。
中共沂源縣委建立
魯中區黨委在臨朐、沂水、蒙陰三縣交界地區建立中共沂源縣委(對外稱八路軍駐沂源辦事處)。邊一峰任書記。
7月
魯山地委建立,恢復博山縣制
3月,經過第三次討吳(化文)戰役,魯山區全部解放,形勢好轉。7月12日,魯中區黨委撤銷淄河縣委和益臨淄博四縣聯合辦事處,建立魯山地委(又稱五地委)和魯山專員公署,轄沂源、益都、博山三縣。魯中軍區二團政委李伯秋兼任書記,張敬燾任副書記,徐化魯任專員。同時,撤銷博萊縣,恢復博山縣,轄池峰、峨莊、太河、口頭、洪山、下莊、崮山等區。李東魯任縣委書記,毛梓材任縣長。11月恢復建立博山工委,劉惠之任書記。
馬立訓被授予“特等戰斗英雄”“山東爆破大王”稱號
馬立訓,1919年生,淄川縣(現淄博市淄川區)人,12歲就到煤窯當小苦工。1940年4月參加八路軍并被編入山東縱隊第四支隊第12連。歷經數十次戰斗,功績卓著。他創造的“偷爆”“空爆”“飛行爆”“連環爆”等一系列爆破技術和戰術,當時的《魯南時報》給予了高度評價。1944年7月被山東軍區授予“特等戰斗英雄”“山東爆破大王”光榮稱號。1945年8月,在山東滕縣閻村戰斗中英勇犧牲,年僅25歲。同年9月,八路軍魯南軍區命名馬立訓生前所在排為“馬立訓排”,滕縣閻村為“立訓村”,并在部隊開展了“馬立訓式的爆破運動”。2009年9月14日,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何萬祥所在連被授予“戰斗突擊連”稱號
何萬祥,1915年生,甘肅省人,16歲參加紅軍,1944年在第三次討吳戰役中光榮犧牲。因其所在的山東濱海軍區6團1營2連戰績卓著,1944年7月被山東軍區授予“戰斗突擊連”光榮稱號,并將何萬祥所在連易名為“萬祥連”。
8月
中共淄城工委、淄城辦事處建立
根據抗日斗爭形勢的需要,中共淄城工委和淄城辦事處建立。朱光旭任工委書記,韓壽堂任辦事處主任。
下半年
淄河流域大片解放
魯中軍區部隊進軍淄河流域,攻克了口頭、太河鎮等多處敵偽據點,解放了淄河流域的大片土地。12月6日,魯中軍區首長選派偵察英雄、王鳳麟烈士生前警衛員石洪生和吳炳言等4人組成偵察小分隊,化裝成送炭老鄉,一槍未發,智取馬鞍山,守山的偽排長以下30多人全部被俘獲。灑滿烈士鮮血的馬鞍山重新回到人民手里。
年末
淄博黨的城市(礦區)地下工作卓有成效
自貫徹中共中央、山東分局關于大力加強城市及交通要道工作的指示以來,魯中區黨委城工部和渤海區黨委城工部對淄博礦區和膠濟鐵路沿線各城鎮的城市地下工作非常重視。除已建立的博山工委、淄博礦區工委、張(店)鐵(山)工委、張(店)王(村)工委和淄西工委外,又相繼建立了周(村)明(水)鐵路工委(景宜亭任書記)、濟(南)王(村)鐵路工委(蘇克強任書記)、張店鐵路工委(張惠源任書記)、膠濟鐵路西段工委(又稱清西工委,工作重心為濟南和周村,宋怡翔任書記)和淄城、漫泗河等10多個黨的城市工作委員會。這些工委建立后,積極慎重地發展黨員,先后又建立了落廣、孝感、龍泉、輕金屬、東工廠、北工廠、煤臺和馬尚、八陡、北嶺、山頭、山障埠等近20個黨的支部(小組)組織,并建立了一些點線工作關系,開辦了城市工作干部訓練班,打入各城鎮,使黨的城市工作形成網絡,為淄博城市(礦區)的解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礦區工委建立后,把10萬礦工作為自己的主要依靠力量,工委委員分頭插入洪山、西河、黑山、華塢礦區和南定輕金屬公司等處,采取“職業化、群眾化、戰斗化”和靈活多樣的方式,有計劃的宣傳發動群眾,建立點線關系,發展黨的組織。至年底,在礦區和附近農村,共建起黨的秘密聯絡點和工作關系20余處,一般工作關系60余人,發展黨員40余人,使礦區黨的地下工作有了較強的基礎,為淄博民族解放事業立下了功績。
淄博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20 魯ICP備20020758號-1
淄博保安服務有限公司主辦